大杼穴的详细介绍
🌟 腧穴释义
“大”指大也、多也;“杼”古指织布的梭子。大杼穴位于背部,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,也是八会穴之一(骨会)。其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,如同织布的梭子般穿梭,故名。
📍 腧穴定位
大杼穴位于背部,当第1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取穴时,低头,颈后最突出的骨性标志为第7颈椎,其下第一个椎体即为第1胸椎,从此处旁开1.5寸(约两横指宽)即可。
💡 腧穴功用
强筋骨:调节肾脏功能,增强骨骼强度,缓解脊柱退变、骨质疏松。 疏风解表:驱散风邪,缓解感冒症状,如发热、鼻塞。 宣肺止咳:调节肺气,缓解咳嗽、气喘。 舒筋通络:缓解颈项强痛、肩背痛。🤝 常用配伍
配夹脊、绝骨:强筋骨,缓解颈椎病。 配列缺、尺泽:清肺止咳,缓解气喘。 配肩井、肩中俞:缓解肩背痛。🌱 养生保健
展开剩余65% 按摩方法: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大杼穴,每次3-5分钟,可缓解颈肩部不适。 针灸方法:斜刺0.5-0.8寸,不可深刺,以免伤及内脏。 艾灸方法:艾条灸5-15分钟,可温通经络,缓解咳嗽、气喘。 刮痧方法: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,刮痧时间为3-5分钟,可缓解鼻塞。参考话题
#大杼穴养生 #强筋健骨 #穴位按摩 #中医养生 #宣肺止咳 发布于:江西省